永远年轻的孔老师

厦门大学化学系 郑兰荪

  收到"庆贺孔繁敖教授七十寿辰"征文的通知时,心中略微有一些吃惊:孔老师已经七十岁了?虽然大致知道孔老师的年龄,但是总是被他时时处处焕发的年轻人的气息所感染,不知不觉地低估了他的年龄。
记得八年前我与孔老师及谢思深老师、黄荣彬同游瑞士,四人中孔老师的年龄最大,精力却最为旺盛。在登上白雪覆盖的少女峰时,年龄最轻的黄荣彬却最先有了高山反应,与我一起先从山上撤了下来。而孔老师他们在下山时还意犹未尽,不坐火车,步行下山。四年前他到厦门来时,曾兴致勃勃地到操场上与大学生一起打篮球,还抱着"探险"的心态,穿越了校园边缘的一个我从未到过的山洞。他回北京后不久,突患心肌梗塞经抢救才"死里逃生"。我原以为他会从此而"稳重"起来,然而他不久就又"故态复萌",不仅又到球场上与年轻人一起争抢篮球,而且还加入"背包族"的行列,独自"纵情"于山水之间:去年年初我与他在武汉见面时,他刚在来武汉的途中独自去黄冈赤壁访古;下半年我与他一起在大连开完会后,他又一人背起行囊,在回京的途中顺道去游历鞍山的千山。
孔老师不仅在生活中年轻,在科学研究中更时时处处洋溢着年轻人的朝气和闯劲。熟悉他的人都了解,他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是不安于现状:从激光化学至原子团簇科学,再至强场中的化学,他总是活跃在物理化学研究的前沿,在研究中不跟风逐流,不受科学界功名的利诱,敢想敢说敢做,不断地挑战自己,恣意地挥洒着他丰富的科学想象力,尽情地去谱写最新最美的华章。我们这些比他年轻得多的研究人员都有同样的感觉,在研究的思路上总是跟不上他的"步点",思想上总是落后他一拍甚至几拍。记得在97年的盛夏,我们在北京一起准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"原子团簇的化学和物理"重大项目的申请书,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的思路如天马行空,把两人的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,这九年以前形成的学术思想,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关于原子团簇的研究。
孔老师既有科学家的气质,又有文人的才情,在他的身上,两者无痕地融合在一起。记得他在"原子团簇的化学和物理"重大项目的答辩时,用大词人辛弃疾的词"众里寻她千百度,她却在,灯火阑珊处",形容科学研究的探幽索隐;用"浩瀚沙漠中寻找甘泉的驼队"、"茫茫大海中搏击风浪的航船"比喻科学工作者的艰辛与坚韧。对科学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,使他以诗人的激情去从事科学研究,恣意谱写科学的篇章;让他像从事研究一样去安排生活,每一天都洋溢着青春的光彩。
在孔老师七十寿辰的时候,我衷心地祝愿孔老师永远年轻!